根據集團黨委的組織安排,我于去年4月調任桂泉建筑(南楚、城發市政)公司,一年多來,在集團公司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公司上下戮力同心、真抓實干,取得了一些成績?,F就我在桂泉公司工作期間的心得分享一二,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一、各個擊破,化解歷史糾紛
初到南楚公司,面對的最大挑戰,是處理南楚公司歷經多年,紛繁復雜的法律糾紛問題。為此,我多次召集法務團隊逐案聽取各官司糾紛的起因、化解過程和當前進展,以盡快掌握公司整體時局。同時,公司每月定期組織班子成員、各責任部門召開法務工作專題會,一方面匯報當月各案件進展情況,一方面共同研究探討下一步解決思路。公司針對各案件的涉案金額、涉案責任人的配合度、涉訴對象的主要訴求及案件對公司的影響程度等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分析,逐一制定化解方案。同時,公司班子成員全部主動認領任務,各自跟進責任案件,多頭并進,加快公司整體官司化解步伐。
一年多來,南楚公司官司問題化解取得重大進展,成功化解案件兩起,清收欠款5600余萬元,解除失信被執行人名單4宗,并成功解凍南楚公司基本賬戶。
二、強化管理,突出制度保障
強化制度管理,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夯實發展根基的有效手段。為適應市場競爭形勢,針對公司新的經營管理體制,公司按照國家、地方及行業法律法規,重新制定各部門層次的職能標準,理清相互間的經濟關系和管理關系,對原有的生產、經營、財務、資金、質量、安全、文明、物資等各項管理標準和管理制度進行全面檢查疏理,建立符合公司發展新形勢的管理制度。
一是以內部管理為抓手,先后制定或修訂了公司考勤管理制度、加班管理制度、公車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財務資金審批制度及合同管理制度等,并重新規范各部門、各崗位工作職責,確保公司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職責分清、賞罰分明。
二是以項目管理為重點,制定了內部招投標管理辦法、項目經營管理制度、項目安全管理制度等,管理中強調過程控制,加強檢查監督,加大對項目部的運作控制及服務監督力度,以合同管理為龍頭,以質量、進度、安全為核心,以成本管理為手段,以經營和社會效益為最終目的,實現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制度化。
一年多來,公司通過制度建設,營造了以制度管人、以規章管事的良好氛圍,全面提升了公司管理水平,有效保障了公司的規范和高效運營。
三、創新機制,激發企業活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有待于經營管理機制的創新。首先,公司在內部全面推行工作和經濟責任制,按照“全面責任制,部分市場化”的要求,將可以按照市場化運作的管理部門推向市場,不能按市場化運作的部門強化經濟責任,并把職責目標細化,由公司董事長與各部門分別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以提高工作責任和工作效率。其次,公司建立一系列獎勵激勵機制,先后制定了月度績效考核辦法和項目經營管理辦法,選拔任用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敢做事的年輕中層干部,充分發揮員工主觀能動性,形成良性競爭氛圍,讓公司重新煥發活力。
通過管理機制創新,公司逐步形成了新的動力源,激發了公司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公司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開拓市場,樹立品牌形象
當前建筑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奪標競爭異常激烈,建筑企業要想良好的生存和運營下去,就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
首先是突破固化思維,找準市場方向。長期以來,公司受到南楚公司官司糾紛和桂泉公司資質較低等問題影響,承攬項目受限,公司發展受阻。為使桂泉建筑公司能夠輕裝上陣,公司調整了經營方向,將桂泉建筑作為公司發展的主體,一方面得到集團公司大力支持,將桂泉公司提檔升級為集團一級子公司,增加注冊資本金,提高桂泉公司在市場化競爭中的實力與底氣;另一方面擺脫南楚公司原有經營模式,大力發展自主經營和市場化運營,不再僅僅依靠集團內部資源開展經營活動,積極投身市場競爭,不斷提升企業資質。
其次是發揮定位優勢,樹立品牌形象。充分發揮桂泉建筑作為國有建筑企業的定位優勢,并依托城發集團強大的平臺和資源優勢,努力開拓市場,加強與各市直單位及各縣市區平臺公司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對接和參與全市重大項目競標。近兩年來,桂泉公司的持續努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先后承接了咸寧市公安局綜合訓練培訓基地項目、咸寧市社會福利中心改造項目、咸寧溫泉中心市場標準化示范市場改造項目、咸寧市靜脈產業園滲濾液預處理中心站項目、咸寧市消防綜合應急救援培訓基地(一期)項目、嘉魚縣應急物資儲備多功能中心建設項目等一大批市重點項目建設,并以優良的質量贏得了良好的企業信譽,成功樹立起了“桂泉建筑”這一新的品牌形象。
以上是我在桂泉公司工作一年多來的一些淺顯的思考與做法,今后我還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多與各兄弟單位交流探討,期待與大家共同進步。